8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多家家居企業半年報發現,顧家家居、索菲亞、慕思股份、堅朗五金、好萊客等的海外營收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事實上,隨著家居產業升級與全球消費需求回暖,國內家居品牌正加速“出海”。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表示,作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全國行業組織,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近年來嘗試“借展出海”+“一帶一路”節點建設海外倉,突破“外循環”發展,引領中國建材與家居行業從“產品出海”向“品牌出海”,最終走向“供應鏈出海”。據了解,部分頭部企業通過參加米蘭國際家具展等全球級展會,將品牌帶入國外市場,打破“低端代工”的標簽。此外,還有部分企業在海外建廠,深耕當地市場。然而,從市場現狀來看,中國家居品牌“出海”仍面臨消費者認知度偏低、物流成本高、本土化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戰。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家居行業智能化升級,國內家居品牌正從“產品出口”向“品牌出海”轉型。不過,國內家居企業“出海”仍面臨諸多問題,想要獲得海外消費者認可,仍需時日。
海外營收增長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家居行業處于調整期,但部分家居企業仍取得內外營收雙增長的成績。其中,今年上半年,顧家家居營收98.01億元,同比增長10.02%;海外營收42.58億元,同比增長9.55%。濮耐股份營收27.94億元,同比增長3.57%;海外營收8.49億元,同比增長16.98%。
此外,部分家居企業雖然在上半年營收有所下降,但海外市場營收卻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慕思股份營收同比下降5.76%,但海外營收同比增長73.97%;堅朗五金營收同比下滑14.18%,海外營收同比增長30.75%;好萊客營收同比下降10.09%,海外營收同比增長25.99%;索菲亞營收同比下降7.68%,出口營收同比增長39.49%。
數字商業創新顧問唐興通表示,家居企業實現海外市場增長,是全球供需錯位帶來的市場紅利。歐美供應鏈斷層、東南亞等中 產的崛起,同時中國家居企業成本效率、供應鏈完整度、柔性制造能力相對較強,最終在短期內出現增量爆發。
據悉,濮耐股份在美國、韓國、印度等國家設有10個子公司及辦事處,在美國和塞爾維亞均建有工廠,目前已全部投產。
對于海外市場布局,索菲亞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擁有26家海外經銷商,覆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23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與優質海外開發商和承包商合作,為全世界31個國家和地區約219個工程項目提供一站式全屋定制解決方案。
新設薈學谷聯合創始人、社群/圈層運營戰略及實戰專家王建國表示,海外營收增長符合消費市場現狀。目前,在國內市場承壓的家居企業,存在國內產品定位不精準等問題,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對于這類企業而言,一旦開啟“出海”布局,其海外市場營收占比的提升概率較大。
尋求新市場機遇
家居企業相繼“出海”的背后,是國內家居市場趨于飽和疊加傳統發展模式的雙重影響。億歐智庫發布的《2024中國家居行業觀察報告》顯示,2022—2024年,中國家居行業零售規模分別為4.36萬億元、4.5萬億元、4.56萬億元,年增長率分別為1.9%、3.2%、1.4%。從年增長率上不難發現,近年來家居行業零售規模增速雖保持增長,但增速相對較慢,國內家居市場已相對飽和。
當前,國內家居市場已從增量競爭進入存量博弈。唐興通表示,國內家居需求出現“天花板”,“出海”成為新選擇。國內市場存在行業“內卷”等痛點,家居不是快消品而是低頻剛需,這意味著國內增長已進入存量博弈。出海不僅是尋找新市場,更是尋找新敘事。
王建國進一步表示,在國內消費市場競爭激烈、整體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布局海外市場成為企業開拓新渠道的重要選擇。企業選擇布局海外市場,核心驅動力源于當前市場環境與自身發展的需求。此外,頭部企業布局海外市場并非短期應對國內壓力的選擇,而是早已納入長期戰略規劃,在當前階段按節奏推進落地。
事實上,除國內家居市場進入存量競爭外,受困于傳統模式也是家居企業加速“出海”的影響因素。據了解,此前國內家居企業長期依賴低成本以及代工模式。隨著東南亞制造業憑借更低成本快速崛起,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家居代工企業,以低于中國企業的價格爭搶訂單,傳統代工業務日漸式微。
王建國表示,品牌出海并非單一動作,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品牌定位、產品適配、渠道建設、營銷推廣、本地化運營、人才策略等環節,需長期規劃與投入。部分原代工企業的成功轉型,依托于以往制造業務的積累,擁有較大的生產與運營規模,抗風險能力更強。此外,部分企業長期服務海外客戶,在海外市場已形成一定的渠道沉淀,更有利于其品牌落地。
品牌化突破
從“隱形代工”到“品牌出海”,家居品牌面臨諸多挑戰。長期以來,國內家居品牌多以代工模式“出海”,導致國外消費者對中國家居品牌的認知度相對較低。盡管中國家居企業在產品質量和設計水平方面已有較大提升,但在國際市場上,很多消費者對中國家居品牌還不夠了解,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待提高。
唐興通表示,代工“出海”賣的是“手”,品牌出海賣的是“腦”,這意味著行業正從“全球打工人”向“全球價值鏈玩家”升級。品牌“出海”不是僅將中文廣告翻譯成英文,而是要重構全球用戶心智。
事實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家居企業“出海”普遍面臨激進冒進與過度保守的兩難選擇。企業若忽視市場的不確定性,盲目加大海外投入,可能導致現金流承壓,尤其在海外市場回報周期較長、本地化運營成本高的情況下,易出現資金鏈緊張,影響企業的整體穩定。對于本身具備海外渠道優勢、制造優勢或人才優勢的企業,若因擔心風險而收縮“出海”動作,則可能錯失當前的市場紅利,喪失長期布局海外的主動權。
王建國表示,“穩”是當前階段家居企業“出海”的關鍵,現金流則是“穩”的核心支撐。企業需優先做好現金流規劃,建立海外投入的“預算紅線”,避免單一項目投入過高。同時,采用“小步試錯”模式,對新市場、新渠道的投入分階段進行,再根據回報情況調整投入力度,降低大額資金浪費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差異、渠道壁壘、品牌心智弱等因素,也是中國家居品牌出海所面臨的挑戰。唐興通表示,企業首先應該堅持本地化團隊+數字化渠道雙輪驅動,既要懂文化差異,也要掌握跨境電商與社媒矩陣;其次,以設計為核心競爭力,不是簡單搬運國內款式,而是做“在地化設計+中國制造”;最后,用數字化供應鏈反向驅動品牌,小批量、多款式、快速響應,成為差異化優勢。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咨詢熱線:0571-89882930 廣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會合作:0571-88173216 投訴電話:0571-89882999
眾品家具網 zp1918.com 版權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顧問: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_傅國寶 經營許可證:浙B2-20210026 | 浙ICP備08015491號-8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9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