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家居逐漸普及,但若智能家居產品收集的敏感數據泄漏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威脅個人財產甚至人身安全。目前智能家居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其技術原理是什么?如何防范智能家居侵犯個人信息安全?
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便捷背后存在安全隱患或導致用戶隱私泄露和財產損失。
2021年,某品牌智能音箱被曝存在漏洞,攻擊者可利用藍牙協議漏洞遠程控制設備,即使在設備關閉的狀態下仍能監聽用戶。
武曉莉/攝
生活中類似風險案例層出不窮:
破解智能馬桶的藍牙通信鏈路,通過藍牙發起連接,操縱馬桶蓋的開啟和關閉,自動噴水;入侵智能插座可以遠程開啟加熱裝置和電熨斗;通過捕獲藍牙信號,可以破解智能門鎖密碼,通過遠程惡意操作導致設備不可用;家庭攝像頭可以成為黑客的直播窗口。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表示“智能家居主要存在3方面安全隱患”一是許多智能家居設備本身可能存在安全漏洞,黑客通過漏洞遠程控制設備,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破壞家庭設備等;二是智能家居設備通常通過互聯網進行通信,如果網絡安全措施不到位,黑客可能利用網絡攻擊手段破壞設備通信功能,甚至控制整個智能家居系統;三是智能家居設備存儲著用戶的個人數據,若設備或云服務的安全防護不足,黑客可能通過安全漏洞竊取數據,導致用戶隱私泄露和財產損失。
除上述隱患之外,白牌產品(通常指沒有品牌標識或標識不明顯的產品)接入非正規平臺,是業內人士認為造成智能家居安全隱患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360智慧生活集團副總裁孫浩對記者說:“目前智能攝像機、智能門鎖等品類產品依然存在白牌產品橫行的情況,這些產品因為帶有攝像頭,具備音視頻記錄、傳輸功能,對平臺能力、運營成本要求較高。很多白牌產品接入非正規云平臺,在平臺穩定性、安全性方面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正規平臺風險相對可控
選購使用有訣竅
楊懷玉分析道:“智能家居設備一般通過無線通信協議(如Wi-Fi、Zigbee、Bluetooth等)與家庭網絡或其他設備連接,并通過云端處理數據實現遠程控制。如果這些通信沒有妥善加密或者存在軟件漏洞,容易被黑客利用進行攻擊?!?
孫浩表示:“智能家居的云端平臺和傳統互聯網有著類似的通信加密和隱私處理機制,正規物聯網平臺風險相對安全可控?!?
正規物聯網平臺風險相對安全可控。資料圖片
消費者如何防范智能家居侵犯個人信息安全?
選購:
消費者購買智能家居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挑選合規設備優先選擇正規銷售渠道,并選擇通過國家安全認證的產品。目前智能家居硬件行業魚龍混雜,電商平臺上仍有大量白牌產品在售,尤其是智能攝像機、智能門鎖等產品,白牌比例較高,消費者購買時需要注意辨別。
使用:
在使用方面,消費者要嚴格控制對應APP等云服務的授予權限。在沒有任何提示說明的情況下,消費者切勿盲目授予使用權限。
消費者應定期更新軟件驅動,修補已知漏洞,提高安全性;使用強密碼和雙因素認證,以增加賬戶安全性,防止黑客破解密碼;
限制網絡訪問,將智能家居設備隱藏在家庭局域網中,并限制外部訪問;使用加密手段,確保設備間通信和數據傳輸采用加密技術保護;避免使用公共Wi-Fi;關閉不必要的功能,減少潛在安全風險;妥善設置隱私權限,關閉非必要的數據收集和共享權限。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咨詢熱線:0571-89882930 廣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會合作:0571-88173216 投訴電話:0571-89882999
眾品家具網 zp1918.com 版權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顧問: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_傅國寶 經營許可證:浙B2-20210026 | 浙ICP備08015491號-8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902號